□記者譚萍王燦
  核心提示|如今“拼爹”已經不是新鮮事,正當爹們混戰正酣,媽媽們早已按捺不住,個個濯素手、舉粉拳、扭纖腰加入了戰場。
  替孩子做手工作業、帶孩子參加各種培訓班、給孩子辦生日PARTY、化身大廚、蛋糕師……記者在採訪中發現,這“拼媽比賽”的起跑線還越拉越靠前,即使在對孩子沒有知識學習要求的幼兒園,一塊蛋糕、一張賀卡,也成了考驗媽媽的“關卡”。
  不少媽媽認為,“拼媽”拼的就是軟實力,她們能力的高低決定了孩子是否有一個好的未來。
  家有4歲娃把她逼得十八般武藝俱全
  “如果一個女性朋友不再聯繫你,有三種可能:一是她死了,二是她當媽了,三是她孩子到了學齡了。如果她孩子學齡且又開學了,你就當做她‘死’了吧。讀書娃的媽,就是靜如處子動如瘋兔,一年‘死’9個月,剩下3個月在各種補課中詐屍亂跳的奇葩怪物!”
  ——兒子幼兒園剛開學,李燕就在朋友圈發了這麼一條微信。她苦笑著說:“沒辦法呀,都說入學拼爹,開學就啟動拼媽節奏了,各種拼。”
  李燕的兒子今年4歲,上幼兒園中班。自從今年8月25日開學後,李燕每天早晨就像“聖鬥士”一樣,7點起床,收拾完自己收拾娃,7點半準時出門,送兒子上學。下午5點多接兒子放學,回家再幫助兒子完成一些手工作品。周末還要帶兒子去上美術班、音樂班。
  “我每天的生活都是圍著兒子在轉。”李燕說,為了照顧好兒子,她是被逼得“十八般武藝”俱全:為送孩子方便,她去考了個駕照;為在家也能輔導孩子美術、音樂,她也是天天抱著輔導書“啃”;為讓孩子出游能留下精彩瞬間,順便交個假日作業,她還專門去學了攝影;為讓孩子在班級聚會中“不掉鏈子”,她還自學做餅干、蛋糕……
  不過,這些在李燕看來,雖然疲憊,但眼下還應付得來,最讓她擔心的是等孩子上小學後的日子。“我一個朋友孩子上小學二年級,天天接送不說,每天還要陪著輔導作業,她甚至還去學了奧數、英語,那才是怎一個累字了得啊!”說完,李燕長嘆了一口氣。
  懷孕開始就比照“當媽標準”靠近
  “現在不拼不行呀,人家媽媽都那麼優秀,天天看微信圈裡曬各種手工,各種自製美食啥的,你說咱自個兒不朝著優秀髮展怎麼好意思?”昨天,接受大河報記者採訪時,新媽媽馮天快人快語。
  馮天的女兒剛剛半歲,為將來給女兒一個好的生活和教育環境,她已經朝著“時下當媽標準”來培訓自己了。什麼是“時下當媽標準”?即“下得了菜場,上得了課堂,做得了蛋糕,講得了故事,教得了奧數,講得了語法,改得了作文,做得了小報,懂得了琴棋,會得了書畫,搜得了攻略,找得了景點,提得了行李,拍得了照片,想得出創意,搞得了活動,掙得了學費,付得了消費。最重要的是,扛得住情緒崩潰,熬得過歲月滄桑!”
  “對照這些標準,除了奧數和書畫我不會,其他的我基本都掌握了些。”馮天說,其中很多技能,她是從懷孕開始就註意培訓自己了。比如,為了孩子以後的飲食健康,剛懷孕不久,她就開始琢磨著營養搭配,並學習一些相關知識,最後乾脆還去考了個營養師證;為讓孩子多聽胎教音樂,她甚至還專門去報了個古箏班;為平復自己懷孕時的煩躁情緒,給寶寶塑造好的性格,她還去學下圍棋,讓自己能靜下心來。
  “其實,多掌握些技能也挺好,不僅對孩子有用,自己也能受益不少。”馮天說,她身邊一些準媽媽也正悄悄地訓練自己,爭取成為“時下辣媽”。
  “拼媽”時代到底“拼”什麼
  昨日,大河報記者詢問幾位母親“拼媽”時代究竟“拼”的是什麼。在她們看來,面對現實、迎合現實、挑戰現實是必須的,如今“拼”的,其實是媽媽們的軟實力。
  “以前的母親只會在家相夫教子、照顧生活,現在女性社會地位增強了,很多都是思想獨立、經濟獨立、情感獨立的‘三獨女性’,不僅要兼顧工作,還要管著孩子上學、吃穿、生活各種瑣事。”鄭州的董女士是一位4歲孩子的母親。
  在她看來,“拼媽”拼的是媽媽的綜合素質,媽媽的綜合素質越高,就越能更好地教育、輔導孩子,孩子也越容易成為人才。“網上流傳的全能媽媽所要具備的才能的帖子有點誇張了,但是作為一個媽媽,如果有時間和精力的話,選一些作為自己的才能,也無不可,既可豐富自己的生活,提高自己的素質,也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長,共同進步,容易和孩子形成共同語言。”
  此外,大河報記者在微博、微信還有各種論壇里,看到關於“如何培養優秀的孩子”的帖子,也是媽媽們自學、交流的來源之一。媽媽們看中的,除了知識、才藝等儲備,孩子的外貌“養成”也不可或缺。
  31歲的李萍萍剛生了女兒,坐月子的時候,不時捏捏女兒的鼻梁,頭兩邊用兩本書固定,理由是“想讓女兒成為高鼻梁,好看,另外聽人家說,寶寶一般都是仰著睡,頭容易睡平,扎辮子漂亮”。此外,李萍萍還用英語和女兒說話,她說:“雖然她現在聽不懂英語,但是也能先培養一個語感,不光知識要全面,我也希望女兒當個內外兼修的美女。”
  養育孩子爸也不能缺席
  “拼媽”時代,另一個令媽媽們頗有些無奈甚至“怨氣”的問題是,“為什麼凡是孩子教育,什麼事兒都落在我頭上?”與此同時,孩子缺少“陽剛之氣”的議論近來引起社會關註。
  而去年,北京師範大學與世界學前教育組織聯合發佈的一項針對1000個家庭的調查也證實了這一點。數據顯示,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在我國普遍存在,有60%的母親在家庭教育中占主導地位,父親起主導作用的不超過15%,由父母共同承擔教育責任的家庭不到三分之一。
  “在許多家庭中,照顧、教育孩子的重任絕大部分落在了母親的肩膀上,不少父親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習慣性地當起了‘甩手掌柜’。這也使得現如今無論是在幼兒園,還是中小學的校園中,缺乏‘陽剛之氣’的男孩兒越來越多。”河南省直第一幼兒園從事幼教工作的老師劉綺說。
  她表示,其實,孩子成長中,獨立、勇敢、堅強、勇於剋服困難等品質的養成,多來源於父親的“培養”。無論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,性別角色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受父親的影響,所以在家庭教育中,父親絕不僅僅是提供物質保障的“財政部長”,他與母親有著不同的分工,包括性別認同、性格塑造、人生選擇引導、情感陪伴等多方面,不能“缺席”。  (原標題:“拼爹”已經“out”現在流行“拼媽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o65rodcq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